他直接去找向洋谈,向洋肯定也不会抢。
借着张恪清的火点燃了烟,石光明吐出烟圈:“恪清同志,这次人才工作会上,除了这些社会上需要的人才,也要强调一下干部人才梯队建设,你有什么好建议吗?”
“如果哪些地方比较难,我可以帮你一起想想解决办法。”
石光明已经打算拉拢张恪清,那就会不遗余力,要是因为对一些权力舍不得让,导致跟张恪清之间出现裂痕,那之前的热情可就都白费了。
哪怕向洋有一些不高兴的地方,他也会亲自去解释,绝不会让张恪清为难。
张恪清笑着说道:“石书记,我还真有一点想法。”
“我们许多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,实际上都有断层,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对这些并不太重视,他们更注重自己在任上时的其他成绩。”
“所以我想在思想上扭转这一点,让他们对离开原单位后的单位发展也更加重视,希望党校在未来的企事业单位干部培训中,能增加这方面的课程。”
“如果能将干部梯队建设考核纳入企事业单位的政绩考核中,那就更好了。”
石光明弹了下烟灰:“你这个想法很好,确实这种问题也存在。”
“党校的培训内容可以增加,干部的思想教育也是培训的重中之重。”
“纳入政绩考核,这个标准怎么定?”
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,可做起来就非常的复杂。
之前也有人提过这个建议,但石光明没有采纳,因为考核标准很难确定。
张恪清马上说道:“我的想法是将这些考核标准的制定权,交给各地市,毕竟各地市的党委对下面的企事业单位更加熟悉,更清楚那些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干部。”
“一些企事业单位缺乏技术,那就加强技术干部的考核权重,一些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不善,就加强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。”
“每个单位的考核标准都可以不同,我们也可以提一些要求,比如某些单位的干部年纪平均较大,就要求增加一些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干部。”
“按照干部队伍的年龄、工作能力等进行考核,所有工作必须做好新老衔接,干部选拔不能是单选……”
张恪清说了许多,石光明也都认真听着,并不时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。
两人足足聊了半个小时,这才将一切都定下来。
“恪清同志,都说你在抓经济、抓反腐等方面十分擅长,这也掩盖了你在组织工作方面的能力。”
“你的这些建议都很好,绝对可以帮助我们全省的人才队伍建设变得更好。”
石光明也在感叹,之前张恪清在经济建设方面成绩确实太过突出,让人忽略了张恪清组织建设也很强,郑城的干部人才队伍梯队建设,做的一直很优秀,这些他之前都没注意到。
如果张恪清接了他的位置,肯定能比他做的更好。
张恪清谦虚的说道:“我也跟石书记学了很多。”
很多话不必明说,大家都有这种默契,张恪清也清楚他要争副书记这个位置,石光明绝不会成为阻力了。
从石光明办公室离开,张恪清脚步轻松,接下来的工作肯定能顺利许多。
……
省长办公室。
夏正东从办公桌后抬起头:“你说张恪清去石光明办公室坐了半个多小时?”
第2452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